-
立夏习俗
我国自古就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外的南郊迎夏,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农耕。《礼 [ 阅读全文 ]
立夏称人
立夏秤人 夏季炎热,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古书中有“不举五月子”(不容易将五月所生的孩子抚养成人之意)的说法。战国孟尝君、东晋将领王镇恶、宋徽宗赵佶,均因 [ 阅读全文 ]
立夏的由来
立夏,是一个反映季节变化的节令,立是开始,夏是季节,按照传统认识,这是当年夏季的开始日。一般在公历5月5日或6日。 立夏当天,太阳运行到黄经45度,正午用圭表测 [ 阅读全文 ]
立夏的诗句
立夏之后,夏季来临,郁郁葱葱,景色十分美妙,而此时气候温热不炎热,文人雅士颇有游玩的心情,其诗词作品的风格也因此欢快清新。《饮湖上初睛后雨》 [宋 苏轼] [ 阅读全文 ]
立夏挂蛋袋
立夏日,全国许多地区有吃蛋的习俗。这一天,家家都要煮鸡蛋、鸭蛋、鹅蛋吃,以取吉祥平安之意。立夏吃蛋的习俗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个瘟神, [ 阅读全文 ]
立夏的含义
公历每年的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 [ 阅读全文 ]
立夏民俗
立夏过后,便是炎热的夏天,人们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着祈福保平安的愿望。如民间认为,在立夏日吃蛋拄(意为“支撑”)心,吃笋拄腿,吃豌豆拄眼。 浙江在这 [ 阅读全文 ]
乌米饭的传说
浙江、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人们仍然保留着立夏吃乌米饭的古老习俗。乌米饭是一种紫黑色的糯米饭,是采集野生植物乌柏树的叶子煮汤,用此汤将糯米浸泡半 [ 阅读全文 ]
立夏谚语
和立夏有关的民间谚语,多于立夏气象与农业为主要内容。 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 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 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 阅读全文 ]
立夏话保健
从立夏到立秋这段时间,其气候特点是酷热多雨,人体阳气此时最易发泄,新陈代谢也极其旺盛。 《理虚元鉴》指出: “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这是夏天养 [ 阅读全文 ]
立夏对联
立夏,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时间在每年5月6日前后。民问习惯把它作为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此时大部分地区气候更加温暖,作物生长发育旺盛,多进行棉花等作物的 [ 阅读全文 ]
立夏的美食
四月初进入初夏,立夏节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时密切相关。入夏后,气候序序清和,昼长夜短,人觉倦怠。春天的景色渐消,而荷钱新铸,石榴花欲燃,炽热的夏天将至 [ 阅读全文 ]
立夏养生文化
进入初夏时节,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此外,夏天气温高,能量消耗大,营养物质随汗液流失多,体质虚弱者尤其是孩子和老人 [ 阅读全文 ]
立夏蛋
虽然全国各地立夏这天的传统食俗各有特色,但说起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就是“立夏蛋”了。 用红茶或胡桃壳煮蛋,称“立夏蛋”,相互馈送。立夏前一天,很多人家里就 [ 阅读全文 ]
立夏禁忌
立夏日忌无雨。河南、贵州、云南等地俗以为立夏日无雨,主旱。俗谚有:“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不下,高田不耙”;“立夏无雨,碓头无米”;等等。立夏日又为夏 [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