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暑习俗
处暑日妇女采菱,唱采菱歌。长者给儿童讲述植菱的好处。处暑之后,秋意渐浓,秋高气爽,适宜郊野游玩迎秋赏景。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不像夏天大暑之时 [ 阅读全文 ]
处暑诗词
《长江二首》 【宋 苏洞】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要舞,听爱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苏洞约公元1200年前 [ 阅读全文 ]
处暑食疗养生
处暑是24节气里的第14个节气,一般在阳历8月23日左右。古书上解释说:“斗指戊为处暑,暑将退,伏而潜处,故名也。”处署,是署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 [ 阅读全文 ]
处暑的意思
处暑节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处是“终止”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公历8月23或24日节令交处暑。太阳运行到黄经150度, [ 阅读全文 ]
处暑性生活注意事项
处暑时节炎热天气接近尾声,气温逐渐下降,适度的性生活有益于神安体健。但是,女性在秋季常常会出现性欲减退的现象,通常表现为性交时阴道干燥。养生学家们认为,这是 [ 阅读全文 ]
处暑对联
处暑,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时间在每年8月23日前后。明代郎瑛《七修类稿》称:“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也。”虽然此时暑气在逐渐消退,但气候还没有完全转凉。顾 [ 阅读全文 ]
处暑禁忌
江苏一带总处暑日不下雨。有谚语说:“处暑若还天不雨,纵然结实也无收。”而与之相反的则是河南鹿邑一带,忌处暑日下雨。有谚语说: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 [ 阅读全文 ]
处暑是几月几日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一24日),此时太阳黄经为150度。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 [ 阅读全文 ]
处暑七月坐功
进入处暑时节以后,气候日趋于凉。本法以“处暑”命名正是顺应这一时令特点而制定的气功锻炼方法。秋季人体以肺的病变较为多见。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 [ 阅读全文 ]
处暑养生
处暑时节,是季节转化的时期,天气变化无常,刚从酷热的盛夏走人凉爽的秋天,要掌握好天气的变化,维护好自己的养生防线。 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阴气增、阳气减 [ 阅读全文 ]
处暑节气疾病预防
处暑要严防蚊虫叮咬 进入处暑,天气转凉,却又不失温热潮湿,这样的气候为蚊虫的孳生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因此处暑时节是蚊虫活动的“旺季”,同时也是蚊媒性传染病的高发 [ 阅读全文 ]
处暑睡眠要充足
睡眠,是养生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历代医学家和养生学家都对睡眠养生非常重视。马王堆出土的《十问》医书中说:“夫卧非徒生民之事也,举凫、雁、肃霜(鹪鹞)、蛇檀( [ 阅读全文 ]
处暑吃什么
处暑吃什么?处暑之后,天气转凉,雨水减少,天气于燥,此时宜食清热安神之品,尽可能少吃花椒、辣椒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品,以加重秋燥的症状。处暑过后,气候 [ 阅读全文 ]
暑止风凉到处暑
每年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度时交处暑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据考证,“处暑”一词,在我国.2000年前成书的《国语》中就出现了,且明确是指气温的。 [ 阅读全文 ]
处暑余威
处暑十八盆 “处暑十八盆”是节气谚语中最为生动的一句。“盆”是澡盆,所谓“十八盆”,意思非常清楚,也就是处暑后还要洗十八个澡。洗澡是因为热,流了汗,所以要洗, [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