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来历
大家都知道,七月七日是七夕节,也称乞巧节、女儿节、少女节、七娘会、七女诞、七娘妈生、双七节、香桥会、巧节会、魁星节、晒书节、神仙节、七夕水、大水节、香日、情人节(台湾)。这是一个古老的爱情节日。此节的来历和牛郎织女故事的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漫长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七夕节的气氛渐渐式微,但各地仍然流传着牛郎织女故事,一些文化景点还有七夕节的节俗存在。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上马,七夕节被确定为国家七大传统节日之一,于是七夕节俗加快了恢复,节俗也有所创新发展。七夕节的来历 关于七夕节的来历,从信仰和思维方式上说源于中国古人喜欢重叠数字记忆的习惯,七月七变成一个节日合乎人们的心理,但人为倡导的作用也不可低估,那么最早倡导七夕节的是谁呢?七 [七夕节的来历详情]
农历七月除了七夕还有中元节
旧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也叫鬼节、七月半,与正月十五日的上元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同为古老民族传统节日。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祭祀祖先 报告秋成中元节是源于道教的节日。道教认为,“三元”是“三官”的别称。上元节又称“上元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一种植物的叶子,有香气),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例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五腊日主要的内容是祭祀先 [农历七月除了七夕还有中元节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