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习俗
白露过后,我国就真正进入了秋季,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一场秋雨一场寒”。谚语也说道:“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泞。”这是在告诉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打赤膊容易着凉。人们常说:“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意思是说白露时节雨下在哪里,就苦在哪里。因此,白露时节各地就有“补露”的习俗,就是通过吃一些食物来补充身体的能量,为进入寒冬做好准备。在浙江温州等地,人们要过白露节。而在苍南、平阳等地,人们会在白露这天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垠乌骨白毛鸡(或鸭子 [白露习俗详情]
白露,既是北方收获的季节
白 露 到了白露时节,阴气渐渐加重,清晨就有露水了,并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意思是说,白露这个时候,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所代替,多刮偏北风,冷空气来的频繁,天气渐渐变冷。记得有一年,北方的冷空气频繁南下,与南撤的暖湿气流在江淮一带相遇,形成了连续雨带,被称为“白露雨”,由于下雨时间长,雨量过多,直接影响了当年的作物生长和棉花采收翻晒,当时印象很深。 过去,民间还流传着一句俗语叫:“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意思是说,处暑时 [白露,既是北方收获的季节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