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习俗
白露过后,我国就真正进入了秋季,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一场秋雨一场寒”。谚语也说道:“白露节气勿露身,早晚要叮泞。”这是在告诉人们,此时白天虽然温和,但早晚已凉,打赤膊容易着凉。人们常说:“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意思是说白露时节雨下在哪里,就苦在哪里。因此,白露时节各地就有“补露”的习俗,就是通过吃一些食物来补充身体的能量,为进入寒冬做好准备。在浙江温州等地,人们要过白露节。而在苍南、平阳等地,人们会在白露这天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垠乌骨白毛鸡(或鸭子 [白露习俗详情]
白露节气
时间每年09月7~9日三候鸿雁来:鸟从北向南飞,大曰鸿,小曰雁。玄鸟归: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群鸟养羞:百鸟开始贮存乾果粮食以备过冬。介绍白露是24节气之一,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西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我国古代將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乾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徵。每年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交“白露”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 [白露节气详情]